新聞資訊
存量見頂,成本上升,工程項目如何創效經營?
新聞時間:2021-05-11 文章來源:基業長青俱樂部 編輯:小青
摘要
近日,基業長青協同“一帶一路”國際工程人才發展專家委員會(下文簡稱“專委會”)舉辦2021年“一帶一路”國際工程人才發展研討會,詳見下文。
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十四五規劃“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建筑工程企業如何發掘機會、防范風險、行穩致遠?近日,由“一帶一路”國際工程人才發展專家委員會主辦,北京基業長青管理咨詢股份有限公司、甘肅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協辦的2021年“一帶一路”國際工程人才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辦,行業頂尖的智庫專家發聲為企業出謀劃策。
研討會由“一帶一路”國際工程人才發展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對外工程承包商會原會長刁春和主持,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委員、原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原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黨委書記孟鳳朝,原中國化學工程集團總經理余津勃,原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原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聶凱,原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建初,原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立,中國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甘百先,中國建筑國際工程公司黨委副書記、執行總經理李吉勤,原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弘,先豐服務集團業務發展部常務副總經理譚家盈,北京基業長青管理咨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日明、總經理楊興鳳、甘肅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路明及其公司部分高層管理人員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上,專家們就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國家政策、疫情帶來的風險與機遇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就大勢研判和企業應對等業內普遍關注的話題發表了重要觀點。
1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危中尋機
新冠疫情帶來地緣政治的巨大變化,2021年中國企業將面臨更加復雜的經營環境;大宗物資價格持續低迷雙重疊加,導致部分發展中國家財政收入銳減、公共債務和赤字大幅升高;無論是主權債務項下的融資還是商業融資都會出現困難,商業模式需要創新;企業可能面臨業主違約所導致的更大損失。
另一方面,國際承包市場危中有機,在嚴峻挑戰之下,也面臨著潛在發展機遇。
一是推動業務需求轉型。發展中國家基于對改善民生、優化投資環境、拉動經濟發展,以及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碳中和的要求等多方面考慮,更加注重環保產業和智慧城市建設,更加重視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二是加速產業生態體系調整。新冠疫情加速了建筑生態體系的破壞與重組,未來的建筑生態系統會更加向標準化、統一化和集成化發展,呈現工業化和規?;内厔?,如裝配式建筑帶來的建筑工業化、新材料集中化生產、數字化建設等。
2國際工程商業模式進入變革時期
在“走出去”過程中,中國建筑企業在海外工程建設中大多扮演的是單純的承包商角色,單純承包商角色的日益復雜的海外市場已無法滿足需求,加速轉變商業模式已成為影響企業“走出去”“融進去”“走下去”的關鍵。集項目投資、規劃設計、建設以及運營維護于一體的”投建營一體化”模式已成為工程建設企業的戰略選擇,但前提需要選擇好的項目,否則后期面臨的問題會很多。
3國際并購機會或增多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原本不穩定的國際承包市場更加困難,可以預料一些國際承包商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資金鏈條斷裂,被迫尋求破產重組的情況或比疫情前更多發生。中國公司應抓住機遇擇優并購理想標的,并在并購前充分考慮好并購后如何管理,尤其注意文化差異和公司治理模式等因素。
4短期低迷長期向好
國際承包商正處于一個三期疊加的重要階段——從項目化經營到屬地化經營的過渡期、從承包商向投建營一體化的轉型期、從疫情中到后疫情市場發展的機遇期;從長期看,中國承包商的國際市場能力和業績將繼續增長。在這樣特殊的時期下,中國承包商要趕在勞動力紅利消失前快速調整戰略陣型、做好人才培養,在全球市場更有效地獲得資源、整合資源,這將對進一步推動國際化進程起到重要的作用。
5以人才驅動引領創新驅動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高質量發展不能再依靠傳統要素驅動,必須通過創新驅動、人才驅動實現質量提升、效率提升和動力轉換。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加大教育培養是關鍵。建筑企業要抓住頂尖人才、領軍人才、創新人才、大國工匠等關鍵力量,實現人才培養從“重數量”“重規?!毕颉爸刭|量”“重貢獻”轉變,全面高效聚集人才,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最后,專委會主任刁春和總結了對當前行業發展現狀,指出面臨變革浪潮,企業應順勢而為、把握發展方向,專委會作為行業老兵,將集中優勢資源對典型人才培養項目、典型“走出去”企業給予重點支持與指導。